中文名称: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
刊物语言:中文
刊物规格:A4
主管单位:甘肃省教育厅
主办单位:甘肃省教育厅
创刊时间:1986
出版周期:季刊
国内刊号:62-1168/G4
国际刊号:1671-4067
邮发代号:
刊物定价:132.00元/年
出版地:甘肃
时间:2025-04-12 12:51:55
在论文写作的复杂拼图中,研究方法堪称关键的一块,它直接决定了研究成果的质量与可信度。然而,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作者常常会在研究方法的应用上陷入困境,阻碍研究的顺利推进。
研究方法应用不当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。首先,方法与研究问题的不匹配是较为常见的情况。例如,当作者试图探究消费者购买行为背后的复杂心理过程时,仅仅采用简单的问卷调查方法,往往难以触及问题的核心。问卷调查虽然能够收集到大量的数据,但由于其形式相对固定,问题设置有限,消费者可能无法充分表达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情感。购买行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,包括个人偏好、社会文化背景、消费场景等,这些复杂因素难以通过问卷中的几个选项全面涵盖。因此,仅依靠问卷调查,很可能遗漏关键信息,导致对消费者心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,无法深入挖掘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。在定量研究中,样本选取缺乏代表性也是一个突出问题。定量研究的基础在于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,推断总体的特征和规律。如果样本选取不合理,那么基于这些数据得出的研究结论必然存在偏差,无法准确反映总体情况。例如,在研究某地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时,若仅选取城市中心区域的居民作为样本,而忽略了偏远农村地区的居民,由于城市和农村在医疗资源、教育水平、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,这样的样本就无法代表整个地区的居民情况。城市居民可能由于更好的医疗资源和教育条件,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高,而农村居民的情况可能截然不同。基于这样有偏差的样本得出的研究结论,将无法真实反映该地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全貌,从而影响研究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。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,作者需要及时对研究方法进行调适。当发现研究方法与问题不匹配时,应重新审视研究问题的本质和特点,选择更为合适的方法。以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心理为例,除了问卷调查,可以结合深度访谈的方法。深度访谈能够让消费者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,详细阐述自己的购买决策过程,分享内心的想法和感受。通过对多位消费者的深度访谈,作者可以挖掘出共性和个性的心理因素,为研究提供丰富的质性数据。此外,观察法也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。在实际消费场景中,观察消费者的行为表现、与销售人员的互动等,能够获取到更加真实、直观的信息,与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数据相互印证,全面深入地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。
针对样本选取缺乏代表性的问题,作者应运用科学的抽样方法,确保样本能够准确反映总体特征。在抽样过程中,首先要明确总体的范围和特征,然后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,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。分层抽样是一种常用的方法,例如在研究某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时,可以按照城乡、年龄、性别、职业等因素进行分层,然后在每个层次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。这样可以保证不同特征的群体在样本中都有适当的比例,提高样本的代表性。此外,随机抽样、系统抽样等方法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。同时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尽量扩大样本规模,以减少抽样误差,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。